留著寸頭,精神飽滿,40多歲的鐘世樂兩鬢稍有白發。他聚精會神的盯著機器,就好像慈父對晚輩的愛。
深耕一線二十余載,無數次用雙手排查車間成千上萬的細小器械零件,保障設備穩定運行;帶頭攻關積極創新,解決一項又一項問題故障設備的“疑難雜癥”,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傳道授業解惑育人,通過技能大師工作室推廣分享多年來累積的工作技能與經驗方法,培育專業青年人才……他就是全國煙草行業第八屆勞動模范——廣西中煙南寧卷煙廠高級技師鐘世樂。
多年來,鐘世樂刻苦鉆研設備調試和技術革新工作,敢為人先,帶領工作室團隊積極推進企業各項生產難題的攻關研究,先后帶頭完成高速機提質提速攻關等生產技術難題90余項,擁有52項項國家專利,完成科技創新項目32項。
在攻關中淬火,在淬火中創新。鐘世樂帶領團隊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追趕到突破的技術創新之路,用技能書寫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堅守與擔當。
“一步一個腳印”
“剛入行那會條件比較苦,設備自動化程度也不高,我們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下去。”1996年,初入廠的鐘世樂只是一名普通機員。上輔料等重復性勞動就是他的工作日常。
初入行業的鐘世樂有著一顆對器械設備充滿求知欲的好奇心,一方面他會經常問維修工同事的設備操作問題,另一方面他主動翻閱相關器械的知識原理書籍。“設備機型種類太多了,要想摸透摸實機型的每個零件,只能通過自己的大量閱讀。”鐘世樂不僅僅滿足于解決實際工作中接觸的問題故障設備,還會主動學習器械的運作原理,深挖可能會遇到的情況,不斷累積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并成功成為一名維修工,先后擔任生產班長、技改業務員、包裝組長、維修班長等職務。
“喜歡就是我工作的源動力,每當我修好了設備,心中就會涌起自豪感與成就感。”隨著市場沖擊與企業改革,鐘世樂也面臨過許多轉行機會,但是內心對于維修的熱愛,讓鐘世樂始終堅守初心,深耕在維修一線。
為了設備更加穩定運行、高效工作,2000年,公司組織了一批員工外出學習GDX1包裝機的相關設備操作、機械組裝等工作原理,鐘世樂就是其中一員。然而GDX1包裝機落地公司后,在啟動時出現故障,軟盒包裝機上的封簽一直無法正常吸取和穩定輸送,好幾位維修師傅圍著包裝機進行摸索排查,翻閱機械說明書都沒有弄明白問題所在。擔任機長的鐘世樂仔細翻閱說明書,精準找到了設備問題并與維修工一起解決。得以修復、平穩運行GDX1包裝機也讓鐘世樂心中充滿了自豪感與成就感。
自那以后,鐘世樂刻苦鉆研機械原理,熟練掌握維修調整的方法和標準,確保知識能熟練應用到日常工作中,快速解決設備故障,及時在處理問題故障過程中汲取經驗教訓,并多次外出前往先進單位交流學習設備原理與維保方法,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與知識儲備。
悟性高、責任心強、愛鉆研……與鐘世樂共事28年的技術員鄧永祥多次稱贊鐘世樂。“當時ZB25設備的主傳動箱里的齒輪壞了,那是我們第一次經歷這么大的故障,像無頭蒼蠅一樣,好在樂哥站出來帶頭指揮,大家排查糾錯,及時維修了設備。”
鐘世樂憑著這股愛鉆研的勁,在面對復雜的機械設備和突發的故障,他總是能夠迅速洞察問題本質,因事制宜,快速制定解決方案,讓故障設備立馬變得“聽話”。
“攻堅克難我義不容辭”
“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無論是在生產一線,還是技術攻關上,都應該義不容辭擔當重任。”鐘世樂說,攻堅克難、技術創新都是建立在深入一線的基礎上,形成善于發現問題、勇于解決問題、預設潛在問題的問題思維導向,才能化科技為產能,解決生產難題。
一線兢兢業業二十余年,鐘世樂每一次在帶頭攻堅克難中,總是打破現有技術思路,站在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開展技術創新,解決了一項又一項設備技術難題,獲得了一項又一項國家專利。
2018年,公司對產品外觀包裝質量標準進行調整,對小盒透明紙以及條盒透明紙包裝褶皺判定標準提高,然而當時的包裝機難以滿足新標準。為了解決此問題,鐘世樂與同事們試圖通過調整烙鐵的位置、壓力、垂直度、溫度等常規手法以達到標準,卻都不起作用,嚴重影響生產進度。
鐘世樂團隊轉變思路,大膽創新,從改變設備原有零件工作面結構入手,將烙鐵進行改造,效果立竿見影,滿足了新的產品質量標準。“當時一共4臺設備,我們逐臺攻關,大概持續了一周多。”鐘世樂高興地說,后來此改進零件的技術還申報了專利。
面對沒有可借鑒的技術,沒有可參考經驗的難題,攻關成了鐘世樂的家常便飯,也讓鐘世樂逐步鍛煉出“十八般武藝”。
“希望他們成長為燈塔”
為了深入推進技術的傳承與創新,2018年,南寧卷煙廠成立以鐘世樂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在鐘世樂的帶領下,工作室逐步發展成為車間技術傳承的“主戰場”、技能人才的“練兵場”。
鐘世樂組織“師傅與師傅、徒弟與徒弟、師傅與徒弟”之間多層級的學習研討,把工作室成員在工作中積累的技術技能、經驗經歷、方式方法,尤其是“絕技絕活”,及時向職工傳授、傳承,讓智慧碰撞、技能PK、“絕活臨摹”在多維度同頻共振,在更廣、更深范圍內實現了教學相長、共學共進。
“我希望他們能早日成為‘燈塔’,發光發熱,在本職崗位上發揮本領才干。”鐘世樂說。
“我們借助多樣化培訓形式,以培養一崗多能人才為靶向,進一步強化人才隊伍建設。”鐘世樂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載體,暢通內部人才流動渠道,創新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開設“燈塔學院”夜校班,安排車間技能大師為職工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包括高速機的結構原理到材料安裝、日常保養、常見故障等,通過“學·賽·研·培”四位一體的育人模式,實現了學員技能水平的縱向提升。
近年來,工作室共完成煙草行業職業(崗位)標準、培訓教材、鑒定題庫開發5項,不斷給青年員工搭平臺、壓擔子、交任務,激發青年人才創新活力,培訓出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培養了技師5名、維修工29名、高速機操作工35名,涌現出行業專家庫成員2名、行業高技能人才2名、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名、南寧工人先鋒崗1名、南寧技術標兵3名、南寧青年崗位能手11名。
全國煙草行業第八屆勞動模范、全國煙草行業技術能手、中國設備管理協會“設備工匠精神踐行者”、廣西工匠......對鐘世樂來說,這些榮譽既是對他攻關成績的認可,也是他不忘初心的動力。“我們都應該立足本崗位,少一點‘差不多’,多一點精益求精。”鐘世樂多年來奮斗在一線,也正是做到腳踏實地,擺正心態,才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記者 朱柳蓉 通訊員 覃清波 陳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