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云
煙草這詞在明清文獻中有“淡巴菰”“淡巴菇”“擔不歸”及“相思草”等稱謂,當中以“淡巴菰”最為常見。明清文人不解“淡巴菰”得名緣由,大多人認為煙草就是出自淡巴國的一種植物,顯然是望文生義。
根據現代學者考證,煙草原產自南美洲,而“淡巴菰”一詞源自西班牙語Tabaco,是西班牙人模擬印第安人的發音而創造并用以稱呼煙草的辭匯。由于吸食煙草容易使人上癮,故煙草又有“相思草”之雅稱。
明末吸煙風氣的興起
煙草于明朝萬歷年間傳入中國,明姚旅《露書》稱:“呂宋國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以火燒一頭,以一頭向口,煙氣從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氣,有人攜漳州種之。”這是我國文獻中關于煙草的最早記載。
根據《露書》的記載,煙草由呂宋國(今菲律賓)傳入中國,之后在福建漳州等沿海地區開始種植,繼而擴展到內陸乃至荒寒的北方地區。
明崇禎年間,漢人吸煙之風漸興。浙江嘉興人王逋稱:“予兒時尚不識煙為何物,崇禎末,我地遍處栽種,雖三尺童子,莫不食煙”(《蚓庵瑣語》)。
崇禎十二年,明廷曾頒布禁煙條例,對吸煙者處以極刑,據稱緣于當時北京(又稱燕京)遭受清軍侵擾,而“吃煙”與“吃燕”聲近,觸及明廷忌諱。
與此同時,滿洲貴族及八旗將帥也漸染其俗。故于崇德三年,皇太極頒敕了嚴禁“出境貨買煙草”(《朔方備乘》)的條令。
清代名臣嗜煙趣聞
清康熙年間,吸煙風氣漸盛。上自朝廷高官,下至平頭百姓,大多染指煙草。其中,禮部尚書韓菼、侍讀學士史貽直、陳元龍,為朝廷公認的三桿“老煙槍”。
韓菼“嗜煙草及酒”,大詩人王士禛曾戲問韓菼說:我們都知道您有煙、酒的嗜好,視之如魚和熊掌,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您究竟選擇放棄誰呢?韓菼沉思良久,回答說:我選擇放棄飲酒。于是“眾人為之一笑”。(《分甘余話》)
史貽直及陳元龍也酷嗜吸煙,煙管不離手,這令厭惡吸煙的康熙帝大為惱怒。
據稱康熙南巡時,故意賞賜史貽直及陳元龍水晶煙管各一,二人欣然以所賜之水晶煙管點火吸煙,結果偶一呼吸,“火焰上升,爆及唇際”(《郎潛紀聞二筆》),二人頓時驚惶失色,跪立不安。康熙隨后傳旨禁止天下吸煙。
然而,朝廷的禁止并未取得實際效果,當時吸煙之風已是不可遏止,以致“黃童白叟、閨幃婦女,無不吸之,十居其八,且時刻不能離矣。”(《在園雜志》)
乾隆年間,煙風大盛。桐城派散文宗師劉大槐稱:“舉天下之無味而辛苦蜇其口,未有如煙草者也。自萬歷之季,閩人一食之,至于今,而天下之人無貴賤、賢愚鮮不甘而嗜之。”內閣學士紀昀更是嗜煙如命,煙桿片刻不離身,較之康熙朝史貽直及陳元龍這兩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說紀昀所用的煙斗特別大,足足能裝下三錢煙,一斗煙可能從紫禁城吸到十里之外的海淀,人們戲稱他“紀大煙袋”。
紀昀有一天值朝時正吸著煙,忽然接到乾隆召見詔令,頓時驚慌失措,情急之中將煙桿插入靴筒中,疾步來到宮中,覲見皇帝。不料,那天乾隆帝召問的時間較長,紀昀靴筒中的煙斗開始起火,燒著了襪子,紀昀感到痛苦萬分,嗚咽流涕。乾隆見此情狀,驚問其故,紀昀回答說:“我的靴筒內失火了。”乾隆急忙揮手讓紀昀出宮。紀昀倉皇奔至宮外,脫下靴子,但見靴內煙火正熾,小腿皮膚已被嚴重燒傷,走起路來一拐一瘸。
紀昀向來以腿腳便捷著稱,相國彭元瑞曾戲稱他為“神行太保”;自從遭受這次煙火之厄后,紀昀長久行走不便,又被彭元瑞戲稱為“李鐵拐”(《庸閑齋筆記》)。
康乾年間詠煙詩文的盛行
文人嗜煙,導致吟詠煙草蔚成風尚。他們有的出于對煙草的喜好。如紀昀犯法流放新疆時,還在發配地種植了“味至濃厚,而別有清遠之意,頗勝他產”的北套煙草,并在《烏魯木齊雜詩》吟詠其事;乾隆朝浙派大詩人厲鶚也酷嗜煙,他有感于“今日偉男、髫女,無人不嗜(煙)”,而吟詠煙作品卻為數不多,于是“斐然命筆”,賦《天香》一詞傳諸同好。
有的則出于長者的授意和師友間的唱和。如韓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時,曾授意他的門生賦《淡巴菰》詩;著名詞曲家李調元任廣東學政時,曾以煙草為試題,命考生賦詩詠物,傳為文壇趣事。
在眾多詠煙詞賦中,尤以潘奕雋《菩薩蠻.詠煙草》、全祖望《淡巴菰賦》、厲鶚《天香》、邊浴禮《一枝春·淡巴菰》構思精巧,主旨清麗,堪稱詠物佳制。
康、乾年間流傳涉及煙草的作品,主要著意于刻畫文人雅士或名門閨秀吸煙時的優雅神情,
如晚清大學者俞樾《和於香草明經圓圈韻》詩云:“喣噓呼吸亦徒然,高倚胡凾便是仙。含得淡巴菰一口,空中噴出總成圈。”據俞樾稱,當時閨閣婦女以吐煙圈為風雅,其《天香》詞題注曰:“吸淡巴菰,煙蹙日出之,一一皆成圓圈,亦閨中一技也。”
此外便是表現武臣俠士吞吐煙云,決戰沙場的豪邁。如方浚頤《書吳定州鮑宗軾》,稱俠士吳定洲“好吸淡巴菰,手持三尺管,鐵也,怒則揮之,人不敢逼視。”
柏葰《陪都景物略.賦以大清一統天子萬年為韻》則盛贊八旗將帥:“竹爇淡巴菰,口噓云霧;決裁堪達罕,手控弓弦。”描畫了煙槍將軍橫行戰場的形象,非常搞笑。
此時,文壇對煙草態度寬容,煙草文化十分興盛。
?
來源: 香港文匯報
轉自:東方煙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