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眼科主任 袁容娣 兒科主任 張雨平
人類從外界獲得的信息有80%來自眼睛,如果孩子從小視力不好,會直接影響到大腦、反應能力,甚至是智力。某幼兒園對全園4歲~6歲幼兒進行年度查體,結果發現,單眼視力低于正常的幼兒達到45.3%。“孩子上幼兒園視力就異常,難道這么小就要配眼鏡嗎?”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擔憂。
電子設備是眼受傷“罪魁禍首”
一般寒假和暑假是孩子視力下降最快的時期。在對這些孩子的治療時,醫生發現,不當使用平板電腦、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影響最大,可以說是孩子眼睛受損的“罪魁禍首”。電子產品使用時間過長,不僅會影響孩子視力,對成人視力也有影響。這是因為人眼盯著電子屏幕時,瞳孔會根據光源的變化而變化,這種時候,調節瞳孔的睫狀肌會一直保持緊張狀態。再加上電子屏幕不斷閃爍,睫狀肌的運動就更為頻繁,長期得不到松弛,造成眼疲勞和視力損傷。只不過,相較于成年人,這種影響對孩子要大得多。因為孩子的眼球沒有發育完全,睫狀肌的調節能力特別強,能夠承受疲勞的時間就比大人要強一些,可能大人看10分鐘就覺得累,而孩子感覺不到。當孩子覺得眼睛累的時候,實際上睫狀肌已經非常疲勞,超負荷了。久而久之,一旦睫狀肌調節能力下降,就會近視。
每天戶外“目”浴兩小時
預防近視的方法是盡量不要讓年齡小的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大一些的孩子在玩的同時一定要限定時間,每次不超過半個小時,每天不超過1個小時。同時,一定要注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的姿勢。比如放在水平的位置,距離盡量遠一點,千萬不要低頭,因為低頭時間久了,頸部會酸痛,不但影響頭部,包括眼睛的血液供應,更容易引起視疲勞。平時也要堅持做眼保健操,養成不用手揉眼睛等用眼衛生習慣。最好的辦法是增加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給眼睛放松的機會。
目前國內外眼科專家都認為,保證每日戶外活動兩小時是最重要的預防近視方法。通過針對6歲學齡兒童近視患病率的實驗發現,每日有累計兩小時戶外活動的孩子近視率僅0.8%,每日有累計1個小時戶外活動的孩子近視率僅3%。而相同的實驗在新加坡6歲的學齡兒童中進行,發現每日有累計半小時戶外活動的孩子近視率為24%。該實驗證明,每日累計兩個小時戶外活動,可明顯降低學齡兒童近視發生率。所以要讓孩子走出家門,多去戶外沐浴陽光,開闊眼界,不僅有利于眼睛健康,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抽空做“陽光亮眼操”
除了戶外活動,日常還可以做轉眼運動和簡單的眼保健操等,保護視力。
1.合理用眼:用眼應控制時間,自覺自律,盡量不要使眼睛過度疲勞。連續用眼40分鐘左右,要休息片刻,向遠處眺望或閉目養神。
2.“陽光亮眼操”:在學習之余,不定時做陽光亮眼操,包括“大環視”“大側視”“晶體操”。
“大環視”目的是訓練眼外肌,周邊視野開發,立體視覺訓練,共6個8拍,順時針轉動眼球,集中精力,全神貫注,看清周圍事物,再逆時針轉動,做完后會覺得放松很多。
“大側視”目的是訓練眼外肌,視網膜刺激訓練,周邊視野開發訓練。方法:挺胸抬頭,手臂側方平伸,轉動手指,轉動眼球看清手指運動,6個8拍,左右交替。
“晶體操”目的是晶體彈性訓練,睫狀肌潛能訓練,融合功能訓練。方法:伸出右手食指,指腹面向自己于眼前約1尺處,看清指紋,然后將手指向右前方,眼睛看清前方的目標,共6個8拍。
3.簡單眼保健操:眼睛眺望遠處(至少5米以外),連續幾秒,再望自己的鼻尖,同樣持續幾秒后眺望遠處,再往鼻尖,如此反復幾次,能充分舒展眼部晶狀體,緩解眼睛疲勞。每天可以做3次~4次。
“能不戴就不戴”是誤區
現在很多家長都害怕孩子戴眼鏡,總覺得戴上了就不容易摘掉,能不戴就不戴。殊不知,這種做法不但對孩子無益,還會讓孩子的視力下降得更快。在門診中,經常遇到很多孩子一查視力就是兩三百度的近視。追問原因,大多父母認為不想讓孩子這么早戴眼鏡,以為是假近視,滴防疲勞的眼藥水就可以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孩子近視了,如果不及時佩戴眼鏡,將視力調整到正常范圍,視力會下降得更快,并且容易形成弱視。如果錯過發育期,弱視是很難矯正的,視力模糊將伴隨孩子終身。
一旦孩子出現視力下降,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做相關檢查,讓醫生來判斷孩子是真近視還是假近視,是弱視還是斜視,以免錯過最佳的矯正期。(李春梅 熊學莉整理)
?
來源:健康報
轉自:廣西衛健委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