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 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管中藥師 許燊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此乃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擁鴿天·桂花》中盛贊桂花的詞。除了香味濃郁,小小的桂花也是中藥的一種。
桂花是木犀科木犀屬植物,以花、果實及根入藥。秋季采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別曬干。桂花也稱銀桂、木犀、九里香。
桂花性辛、溫,入肺、大腸經,有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食欲不振、痰多咳嗽、腸風血痢、腸道積氣和蠕動亢進或痙攣、牙痛口臭、經閉腹痛。
桂花子性味辛、甘,溫,有暖胃、平肝、散寒功效。用于虛寒胃痛。
桂根性味甘、微澀,平,有祛風濕、散寒的功效。用于風濕筋骨疼痛,腰痛,腎虛牙痛。
枝葉及根煎汁敷患處,可活筋骨止疼痛,治風濕麻木等癥。
若自己采集桂花鮮品,要挑選沒污染的新鮮桂花,除去花梗、花蒂,清洗后加鹽(約1/3花的重量),加水浸泡幾分鐘除去苦味,最后拿出輕捏去除水分。亦可直接購買糖桂花。
下面推薦幾款桂花食療方:
桂花茶 桂花的香氣可以舒緩情緒,取3~5克桂花用開水泡茶飲,可舒肝氣、散寒氣、美白肌膚、健脾暖胃、潤腸通便,對口腔炎、皮膚干裂、牙周炎以及聲音沙啞等均可起到一定的療效。
桂花酒 桂花也可以做成桂花酒,有舒筋、活血、散寒、助消化、增食欲、消疲勞之功。
桂花糕 桂花還可以做成桂花糕,桂花糕有多種風味,下面以傳統的熱制法為例。
原料:糯米粉150克,溫水200克,澄粉75克,色拉油40克,白砂糖80克,干桂花30克,蜂蜜適量。
做法:1.白糖加入溫水中,攪拌至融化。2.過篩加入糯米粉和澄粉,攪拌至無顆粒。3.加入色拉油,攪拌至水油混合。4.容器內壁刷色拉油。5.把混合好的原料倒入容器,靜置40分鐘。6.冷水入鍋,水開后蒸30分鐘。蒸好脫模,待涼后用刀蘸水切塊,撒上干桂花,澆上蜂蜜水即可。
做出來的桂花糕呈白色,如希望做成晶瑩、半透明啫喱的需要用到魚膠粉(又稱吉利丁粉)的冷制法。
?
轉自:廣西衛健委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