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 趙清水
對于運動與免疫力之間的關系有大量的研究,長時間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使免疫細胞分布更加廣泛,功能也能持續提高。而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可能會導致免疫力在運動后明顯下降,恢復緩慢。這可能也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職業運動員感染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規律地堅持至少3個月以上的運動鍛煉,會使基礎的免疫力水平逐步升高,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持久的免疫力。這種運動對免疫力的提升具有不可儲存性,即長時間不運動,這種健康收益會逐步消失。
最佳的提高身體免疫力的運動鍛煉是每次30分鐘~45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每周5次左右,長期堅持四周以上。
如何將運動鍛煉融入生活,長期堅持呢?
首先要明確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的概念,運動者主觀感覺呼吸、心跳明顯加快,可以說話但是不能唱歌,微微出汗。這時的運動強度基本上達到中等強度了。也可以通過心率判斷是否達到中等強度,簡單算法:心率在(170-年齡)±(10~20)次內。只有達到中等強度,呼吸和血液循環加快,代謝增加,才能夠調動身體各方面的機能,促進細胞、組織、器官和身體各系統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如果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達不到,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都無法獲得好的健康收益。
下面來介紹幾種適合廣大居民的、疫情期間也可以做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戶外非群體性運動,非常適合疫情期間開展,只要空氣質量好就可以。
1.慢跑:有很多人無法堅持連續慢跑30分鐘,怎么辦?推薦先進行走跑結合的鍛煉,跑一會兒走一會兒,然后繼續跑,不要跑太快,慢慢跑。體能逐步提高了,再進行持續慢跑30分鐘~45分鐘的訓練。
跑步太累了,可以用健步走代替慢跑嗎?對于大部分健康成年人來說,健步走很難達到中等強度,心率和呼吸增加不會太明顯,運動鍛煉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能跑還是比健步走的效果更好。
2.騎車:騎行速度稍快,達到呼吸心跳明顯加快的程度也是非常不錯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騎行鍛煉特別適合肥胖人群,對于膝關節壓力小了許多。騎行戴口罩還可以避免路上的空氣污染。可以采用間歇鍛煉的方法提高騎行鍛煉的效果,即快速騎一會兒,慢騎喘口氣,然后再快速騎一會兒,快慢交替進行。騎行時一定要佩戴頭盔。
家庭室內鍛煉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用健身器械,常見的有:動感單車、劃船機和橢圓機等,都是非常不錯的家庭有氧運動器械。另一類是徒手或小器械進行的健身鍛煉,利用自身體重達到鍛煉大肌肉群,提高呼吸、心率的目的。
轉自:廣西衛健委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