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馬旭團隊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楊慧霞團隊合作,在《公共科學藏書樓·醫學》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相關研究提示,孕前空腹血糖受損和糖尿病與不良妊娠結局發生風險顯著相關,孕前孕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能夠明顯改善妊娠結局。
??據悉,該研究納入6447339名育齡女性,對備孕女性孕前空腹血糖水平篩查結果及其妊娠結局隨訪結果進行了深入分析。結果顯示,研究人群中孕前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損發生率分別為1.18%和13.15%。孕前患糖尿病的女性中,糖尿病知曉率僅為1.2%,且所有知曉自身患糖尿病的研究對象中僅有37.28%孕前血糖控制達標。伴隨女性孕前空腹血糖水平的不斷增加,各類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風險均顯著增加。與正常血糖水平組相比,空腹血糖受損組發生自然流產、早產、巨大兒、足月小樣兒和圍產期嬰兒死亡的風險分別增加8%、2%、7%、6%和8%,糖尿病組發生自然流產、早產、巨大兒、足月小樣兒、出生缺陷和圍產期嬰兒死亡的風險分別增加11%、17%、13%、17%、42%和59%;而與糖尿病非治療組人群相比,孕前糖尿病控制達標組女性發生早產、巨大兒和圍產兒死亡的風險分別下降62%、42%和92%。
??據文章作者之一、國家衛生健康委科研所副研究員楊英介紹,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后,高齡、孕前超重或肥胖等高危孕婦比例增加,孕前糖尿病孕婦比例增多,由于孕前知曉率低、血糖控制情況不佳,不良結局風險進一步增加。孕前空腹血糖檢查簡單易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人體血糖控制情況。應加強對孕前糖尿病的宣教,建立糖尿病高危孕產婦的孕前孕期協同防控機制,針對高危人群進行孕前咨詢,對明確診斷的孕前糖尿病孕婦建議轉診至三級醫療機構或糖尿病診治中心進行圍產保健,以改善妊娠結局。
來源:《健康報》 作者:甘貝貝